12月16日晚,由西安翻译学院党委组织部主办,文学与传媒学院党委承办,西安翻译学院各党支部、文学与传媒学院团总支协办的
本次比赛由文学与传媒学院第一党支部书记孙丽慧,第二党支部书记霍海洋,第三党支部书记王钰莹,第四党支部书记马军宁担任评委。文学与传媒学院党委宣传委员、党务干事李洪福,团总支书记胡松武以及各支部党员代表和西译党员先锋预备队的各位代表共同参与。

“舞势随风散复收,歌声似磬韵还幽。”伴随着悠扬空灵的古典音乐,舞者们衣袂翩翩、步若流云,舞姿轻盈优美,举手投足间皆韵味无穷,文传院团总支带来的《清庭云月》,为本次大赛拉开了序幕。

《愚公精神,虔诚坚守》--闫苗苗
“愚公移山志未酬,精神永驻人间留”。冯炼,一个平凡的名字,却铸就了伟大的传奇。她被誉为“红军守墓人”,数十年如一日,默默坚守在红军烈士陵园,用她的执着与坚守,诠释了共产党员的信仰与忠诚。冯炼的坚守,正是对愚公精神的最好传承。
《绽放在基层的青春之花》--周文诗
“有人逃离嘉峪关,有人走进百色山,青春之花绽基层,脱贫攻坚谱新篇”。黄文秀,一个年轻的生命,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绽放了最耀眼的光芒。她放弃了城市的繁华,毅然决然地走进了百色山,用青春和汗水浇灌着贫困的土壤。
《愿以烛光之微火,解开无声之禁锢》--熊羽贤
“烛光微火照人心,特教讲台写忠诚”。刘伶俐——一位耕耘特教讲台33年的老师。她用烛光之微火,照亮了听障孩子的内心世界,让他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希望,师者如心灯,刘伶俐用她的爱心和耐心,为听障孩子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的大门。
《以党之名,传承朱如新精神》--孟峻宇
“洪水无情人有情,朱如新名永传颂”。朱如新,一位在洪水中挺身而出的英雄,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勇敢与担当。洪水肆虐时,他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生命的防线。
《信仰的力量》--刘瑞希
“信仰如灯照前程,缉毒英雄谱新篇”。缉毒警察杨立勇,他坚信“人生皆有梦,信仰莫随波”,在缉毒一线,他屡建奇功,用坚定的信仰和顽强的毅力,守护着社会的安宁。
《山村里的“碎娃娃”书记》--呼千楠
“山村碎娃笑声甜,书记真情洒心田”。张文妮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共产党员的深情与厚意。她走进西部、走进基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山区的孩子们带来了希望和温暖。
《我即明月,讲张桂梅》--杨紫涵
“我即明月照人间,教育真情洒山川”。张桂梅校长,她用自己的坚韧和毅力,为大山里的女孩们撑起了一片天。张桂梅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了共产党员在教育事业中的无私奉献和坚定信念。她就像一轮明月,照亮了女孩们前行的道路。
《坚韧不拔,忠心向党》--黄千韵
“坚韧不拔英雄志,忠心向党永传颂”。朱彦夫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共产党员的坚韧与忠诚。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作战,身负重伤却从未放弃。正如他所言:“人在,阵地在!”朱彦夫的坚守和付出,正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最好诠释。
《脚上沾着泥土,心中装着真情》--向贝贝
“脚上泥土情更浓,心中真情永传颂”。再次提及黄文秀,演讲者以不同的视角讲述了她的故事。她脚上沾着泥土,心中装着真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黄文秀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了共产党员在基层工作中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家国同梦,春山可望》--侯宇琦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侯宇琦以黄继光的故事为引,深情讲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展现了他们对家国情怀的执着追求。她用生动的语言和感人的细节,将黄继光的精神内涵娓娓道来,让听众仿佛置身于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伟大与崇高。
《平凡彰显伟大,奉献铸就辉煌》--林会荣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林会荣通过讲述申纪兰等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传递了平凡人也能创造不平凡价值的精神。林会荣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将申纪兰等人在平凡岗位上的默默奉献和无私付出徐徐道来,让听众深刻感受到了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党辉熠熠:指引人生逐梦航程》--肖颖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肖颖的演讲则充满了对家族信仰的自豪与传承。她分享了曾祖父作为党员对她的殷切期望,以及自己随着年龄增长对祖父一辈信仰的理解与认同。肖颖用真挚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念,讲述了党员精神在她家族中的传承与发扬,让听众感受到了党员信仰的力量与光辉。
《党员聚力成塔,撑祖国未来苍穹》--运姝羽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运姝羽则通过讲述黄文秀、孙家栋、黄大发等优秀党员的事迹,展现了党员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她用激昂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将党员们在各自领域内的奋斗与贡献娓娓道来,让听众深刻感受到了党员群体的伟大与崇高。
《向上向善,润物无声》--于畅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于畅聚焦于党员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善举。她通过讲述身边党员们的默默奉献和无私付出,传递了党员精神在平凡生活中的温暖与力量。于畅通过真挚的情感,将党员们的善行义举讲述,让听众感受到了党员精神的润物无声与深入人心。
《星芒闪耀处,党员在身边》--郝瑜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郝瑜则以全国抗疫为背景,讲述了社区里的“赵阿姨”等党员在抗疫斗争中的感人故事。她用深情的语言和真实的案例,将党员们在抗疫一线的勇敢与担当深情叙述,让听众深刻感受到了党员在关键时刻的先锋模范作用。



每位选手的演讲都各具特色、精彩纷呈,不仅展现了选手们的才华与风采,更传递了党员精神的正能量与感召力。
最后,孙丽慧对演讲比赛进行点评。她以“感动”、“感谢”与“责任”三个词概括点评:选手们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演讲深深打动了她,特别是他们用最真挚朴素的语言讲述党员精神,展现了“讲”与“辩”的结合,令人欣慰;她感谢选手们用事实说话,发掘并传播身边党员的不凡事迹,这些真实故事比华丽辞藻更打动人心;同时,她也强调,每位选手的演讲都体现了对党员责任的深刻思考,这是一次心灵的触动,也是对未来行动的呼唤。整场比赛如同一首妙趣横生的诗,一幅五彩斑斓的画,令人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