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环宇宙载风云,力透万年尽国魂。语润民风真善美,文旋山海演红尘。”
近日,文学与传媒学院22级和23级汉语言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在刘键老师和程莎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华夏文字鼻祖——仓颉庙开启一场意义非凡的“汉字寻根·文化探源”的语言文字生活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活动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习实践教学的重要一环,旨在让学生走出校园,深入文化古迹,切身感受和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内蕴,特别是与本专业紧密相关的汉字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千年遗庙空山里,野雀犹来傍砌行
仓颉庙,作为本次活动的举办地,是纪念中华文字始祖仓颉的圣地,其本身就是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文化宝库。“松柏参天翠,奇石浴雨长。拜谒仓颉庙,三瓣心有香。”黄帝时期,仓颉仰观奎星环曲走势,俯看龟背纹理、鸟兽爪痕、山川形貌和手掌指纹,从中受到启迪,创造了象形文字。仓颉庙,正是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化始祖而建,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守护着汉字文化的源头。

雨祭仓圣 钟鼓齐鸣
微雨簌簌,古柏凝碧。参加祭祀活动的老师、学生们身着传统服饰,怀敬舒诚,仪门行礼,恭敬入城。参祭人员沿中轴大道步入神道,拾级而上进入仓颉庙前祭祀广场,全体肃立,正衣冠、洗尘蒙、静心智,行三礼。此次祭祀典礼沿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谷雨祭祀仓圣典礼”九规制礼祭拜:金声振,钟鼓齐鸣;迎仓圣,心香一瓣;献贡品,五谷丰登;敬贡酒,沐浴灵光;万民仰,敬献花篮;诰天地,恭诵祭文;感恩德,乐舞告祭;静心神,集体参拜;拜圣庙,谒墓祭祖。在此祭祀大典中,学生们深入学习,亲身体验敬香、献五谷、敬献花篮、上贡酒、恭诵祭文等仪式。庙宇祭祀钟鼓鸣,汉字寻根始传承!

触摸历史 文字寻根
祭祀典礼结束后,由文物讲解员带领老师和学生们走进仓颉庙内的文物世界。片片瓦砾沐尘埃,棵棵古柏寄情思!无论是精雕细琢的木雕、石雕建筑,还是46棵苍劲有力的千年古柏,都见证着仓颉造字的伟大时刻,尤为让老师和学生们驻足的是那一个个记录造字历史的碑文。讲解员在讲到《仓圣鸟迹书碑》刻着的28个古怪符号,相传便是仓颉当年所造象形文字的本形,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象形文字的时候,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上前用手触摸文字的源头,感受文字始祖的魅力与魔力,深切体会“汉字寻根·文化探源”的实践意义!

穿越时空话仓圣 体验印刷觅文字
感受仓颉之伟大,体味古人之智慧!讲解员带领学生们来到书坊门前,引导学生集体诵读《仓颉颂》,以示对仓颉的怀念与对汉字文化的崇敬。体验雕版印刷时,学生们在刷墨、覆纸、拓印的过程中,仿若穿越时空回到古时书坊,感受文字与纸张的奇妙融合,让学生们更加了解到古代印刷术的精湛,更激发了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之心。每幅拓印之作,都是一次与历史对话、致敬仓颉与传统文化的最好呈现。为了此次活动更具实践意义,老师们还组织了现场教学活动。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针对仓颉庙内的某一处文化元素进行深入研究和讲解。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此次“汉字寻根·文化探源”语言文字生活实践活动在仓颉庙的成功举办,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此次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们的专业知识,激发了他们对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让学生们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有了新的认识。未来,他们将会把在这里所感受到的文化力量融入到今后的学习和国际汉语教学事业中,努力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让汉字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