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6日上午,陕西省民俗学会会长杨钊一行莅临我校文学与传媒学院,围绕双方即将合作举办的“中国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国际化传播”高层论坛的相关事宜进行交流座谈。到访人员有陕西省民俗学会会长杨钊、陕西省民俗学会秘书长孙燕、西安丝路文旅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晧天、陕西省民俗学会会员部主任焦洁、陕西省民族学会办公室主任王秋萍。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亢西民、非遗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海珺、非遗研究院副院长张毅及朱慧慧、张歆若教师共同参加研讨。
座谈会上,双方聚焦中国非遗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国际化传播以及AI技术赋能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针对“民俗文化海外传播”海外专题,亢西民院长强调:“讲好中国故事需根植本土文化基因,同时探索人工智能时代国际化的表达方式;我院将与学会协作搭建跨文化传播平台,推动黄河流域民俗文化走向世界。"陕西省民俗学会会长杨钊提出,可借助"一带一路"节点城市资源,通过数字化展览、非遗研学等形式扩大国际影响力。另外,还就“AI技术赋能民俗保护”“黄河流域民俗研究”等专题达成一致。
陕西省民俗学会向我院赠送书法作品,寓意双方携手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质量发展,也寄托着未来协同创新的期待。会后,参观了我校的新媒体与表演艺术实践教学中心,体验全息影像、动作捕捉、电视台工作等技术在民俗展演中的应用场景。
此次访问交流对文学与传媒学院和陕西省民俗学会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将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技术应用等领域深化协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注入时代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