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下午,汉语国际教育教研室围绕“转型发展 怎么看 怎么办”主题,在8112组织召开教育思想大讨论专题会议。会议由教研室主任隽娅玮主持,专业负责人刘键以及全体专职教师参加。
会上,刘键老师首先结合当前专业发展现状,提出“以项目为导向、以实习为导向”的教学思路。他提到,目前已有大二学生利用晚间时间开展小规模留学生辅导实践,学生反馈良好,真正实现了“在参与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
与会教师就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展开深入讨论。大家普遍认为,现有课程体系中理论课比重偏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区分度不够,突破性不足。建议推进模块化、连续性课程建设,优化应用型、突破型课程设置,并鼓励全体教师参与大纲修订,集思广益,共同优化培养路径。
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互动不足、反馈不畅等问题,雷震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分享了课堂调整经验,但也指出单纯依靠课堂微调效果有限,亟需从教学设计和课外拓展两方面系统推进。
会议还聚焦“专业拓展”与“转型发展”两大关键议题。大家一致认为,转向社会发展需求是必然趋势,教学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各门专业课都应紧密结合实际,适时调整内容与形式。针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薄弱的问题,建议通过课外演讲、辩论等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
此次讨论会不仅梳理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转型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教研室将凝聚共识,持续推进教学改革,助力专业建设迈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