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学校学生工作部署,切实解决学院管理中的痛点难点问题,10月10日,文学与传媒学院召开十月学生工作专题会议。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李绍先,综合办公室副主任胡松武及全体专兼职辅导员参会。会议围绕意识形态安全、学风建设、日常管理、心理健康、就业指导五大核心议题展开,通过细化整改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监督落实,推动学生工作提质增效。
会议伊始,李绍先以“筑牢安全防线”为切入点,将宗教问题作为首要议题。他严肃指出,校园是传播科学文化的主阵地,必须坚决杜绝宗教活动渗透,要求全体辅导员通过主题班会、案例研讨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针对辅导员公寓值班工作,他强调“值班不是任务,而是责任”,要求值班人员严格遵守时间规范,主动深入学生宿舍,倾听学生心声,解决实际困难,让公寓成为传递温暖的“第二课堂”。

学生成长服务领域,李绍先既点问题又指方向。他直言,当前学生图书借阅量偏低,反映出阅读习惯培养的不足,呼吁辅导员创新方式方法,通过举办“读书沙龙”“经典共读”等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书香浸润校园。在考研与国际交流指导方面,他勉励相关辅导员“做学生的引路人”,主动调研学生需求,整合校内外资源,提供个性化指导,助力学生规划学业、拓展视野。对于学院“一站式”社区建设,他既肯定了现有成果,又提出更高期待:“社区建设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求辅导员优化服务细节,让社区真正成为学生爱来、愿留、有收获的成长家园。
综合办公室副主任胡松武紧扣日常管理中的“关键小事”,以数据为镜、以案例为鉴,直指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他通过返校后的出勤记录发现,部分班级缺勤率高,课堂“手机依赖症”仍旧是学风建设的一大痛点。针对这些现象,他提出“三抓三促”整改方案:抓课堂纪律,抓习惯养成,抓家校协同,对多次违规学生,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形成教育合力。

谈及学生被诈骗事件,胡松武以案释法、以案促改。他详细剖析了“网络刷单”“冒充客服”“虚假投资”等常见诈骗手段,指出学生防范意识薄弱、贪图小利心理是受骗主因。为此,他要求辅导员立刻通过多种形式,强化学生的反诈意识。同时,建立“受骗学生一对一帮扶机制”,联合心理中心开展情绪疏导,协调保卫处追踪案件进展,并定期在学院公众号推送“防骗警示案例”,构建“教育-预警-干预”全链条防护体系。他特别强调,学生工作需“既讲温度又讲力度”,既要通过谈心谈话、困难帮扶传递关怀,也要以制度约束、纪律惩戒树立规则,让管理既有力度又不失温度。
文学与传媒学院学生工作团队将以本次例会为新的起点,把会议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全体成员将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针对学生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一项一项抓整改,一件一件促落实,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而不懈奋斗。
